top of page
link

“澄明 无无”

/// ……,芭蕉弟子各务支考在《续五论》一书中说:“心中一定要明白,居于享乐,则难以体会‘寂’;居于‘寂’,则容易感知享乐。”这实在是一种很高的体悟。一个沉溺于声色犬马、纸醉金迷之乐的人,其结果往往会走向快乐的反面,因为对快乐的感知迟钝了,对更为精神性的“美”的感知则更为麻木化。所以,“寂”就是要淡乎寡味,在无味中体味有味。
/// “侘寂”作为审美状态,是“闲寂”,而不是“死寂”;是“寂然独立”,不是“寂然不动”,是一种优哉游哉、不偏执、不痴迷、不胶着的态度。
    P5 | 导读

他认为,青少年时代之“好色”是人情、是美的,而年老时若只想着柴米油盐,而失去对“人情”的感受力,那是不可原谅的。
    P13 | 导读

/// “心地寂寞而澄明。”
/// “寂静啊,蝉声渗入青岩里。”
/// “月光从松树间洒落下来,仿佛在眼前铺上了一层白砂糖。”
    P17 | 风雅之“寂”

……荻原认为:“所谓‘寂’,就是人观察自然所取的一种姿态;所谓‘位’,就是由作者心境的转换所造成的品味;所谓‘细柔’,就是在处理对象的时候所具有的至纯性;所谓’枝折’,就是情感活动中的潜入性。”
    P24 | 风雅之“寂”

他在这里传达了利休的一句话,认为茶道的“侘”最终就是“佛心发露”。他写道:
“侘”的本意就是清静无垢的佛世界,拂去甬道、草庵的尘芥,主人、客人倾心交谈,规矩尺寸法度可以不讲。生火、烧水、喝茶,此外别无他事,这就是佛心发露之所。……狭小房间中举行的茶道要以佛法修行得道为第一。以房屋气派、饭菜丰盛为乐,乃是俗世之事。只要屋不漏雨、食可饱腹即可。此乃佛教与茶道之本意。打水、劈柴、烧水、沏茶、供佛,施与众人,亦以自饮。插花、焚香,皆是学习佛祖之行迹。
    P29 | 风雅之“寂”

所谓“侘”,作为一种风尚,不是那些在生存竞争中失败的遁世者、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隐逸者离群索居的避难所,而是为了涵养一种优雅闲静的心境而崇尚清寂。有了心广体胖的心境,自然就有了“侘”的风体。…闲静的心情就是从容不追,心地舒畅开朗,这是一种豁达、宽阔、明亮的心胸,而不是闷闷不乐的情绪,一直保持爽爽朗朗的精神状态,就是优美之心。茶道中的“侘”指的就是这种心情。
    P30 | 风雅之“寂”

歌德说过,所谓“老龄”就是从生理现象上表现出的逐渐的衰退。齐美尔认为,随着一个人走进老年,通往世界的种种道路都塞满了众多的体验、感觉和宿命,其相互之间不断纠缠、不断磨灭,这些都在广义上形成了老年现象。我们只不过是通过一根根丝线把自我同周围的事象联系起来,当这些东西不断地增加充实度,其结果就是在相互对立中寻求中和,而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,对于我们的人生都不再具有决定性乃至支配性力量。我们存在的主观要素,使得我们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世界中日益退隐,这成为人生中唯一的一种决定力量。
    P56 | 风雅之“寂”

任何一种艺术,只要以艺术表现作为自己的生命,其本质属性中必须包含着难以摆脱的根本性矛盾。……所谓根本性矛盾,就是生命体验的生动性、直接性与艺术表现的客观性、间接性之间的矛盾。
    P65 | 风雅之“寂”

俳句作为一种艺术,倘若要捕捉生命体验的真实,往往并不需要一面沉潜于客观对象的感觉形态的美并凝视之,一面又时刻反省着主观情绪并加以表现,毋宁说,为了把握主观与客观相交融的瞬间体验的真实,专注于审美体验的那个自我往往需要处于一种超越状态。……我们说俳句与其说是“美”,不如说是“真”,原因也就在此。一般而言,加入对审美对象的印象与体验过于强烈与丰富,反而写不出会心之作。
    P70 | 风雅之“寂”

因为“丑”在世界上也是真实存在的,我们要通过审美性的“爱”之心,对此加以静观,如果这种心境是“幽默”的,那么即便是对于美的事物,我们也需要超越直接的眷恋心,超越美丑的区别,迫近生命的真实,来表现自然与世界。可以认为,俳句的“寂”的审美意味正是由此而形成的。
    P71 | 风雅之“寂”

“见到花红叶绿,便生凝赏之心,但不可久久盯住不放。慈圆有歌曰:“柴户有香花,眼睛不由盯住它,此心太可怕。”花儿无心而开,我心却被花儿所吸引,不可自拔,此乃遗憾之事。无论所见所闻,皆不可止于一处。此事最为要紧。”
    P71 | 风雅之“寂”

所谓“香味清淡,似有似无”,恐怕是指在艺术表现上不要过于露骨、过于鲜明,同时,也要在内容、本质上,透出一定的“香味”来。在这层意义上说来,不仅是俳句创作,在所有省略、暗示、象征的艺术表现中,都需要某种程度地表现出这种“寂”。
    P81 | 风雅之“寂”

/// “松的事情,要向松学习;竹的事情,要向竹学习。”
/// “不出自事物本身的自然之情,就不是物我合一的真诚之情。”
    P84 | 风雅之“寂”

在审美体验的内容中,艺术感的审美原理,就是精神能够包含或者完全洞察、透视自然中形成的一切。当这一原理经内在发展,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而处于优势的时候,审美意识中的“观照”同时也就成为“生产”,就仿佛是神的睿智直观,对隐藏在一切事物中的一切方面、一切内容,加以自由的、冷彻的、艺术的直观,于是,人类世界中的一切根本矛盾、不和谐、不完美、缺陷乃至丑恶,都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,这就发生了立普斯所说的“滑稽的否定”的现象。
    P86 | 风雅之“寂”

……虽各有所能,其贯道者,一也。他们皆追求风雅,顺应造化,以四时为友。所见者无处不是花,所思者无处不是月。若不把寻常之物视为花,则若夷狄;若心中无花,则类鸟兽。故应出夷狄而离鸟兽,顺造化而归于造化。……
    P122 | 松尾芭蕉及蕉门论“寂”

/// “好梦被打断,
    果然跳蚤在捣乱,
    身上有红斑。”
/// “翻山整三天,
    蓦然回首吉野山,
    山隐樱花间。”
    P145 | 松尾芭蕉及蕉门论“寂”

/// 蕉门有所谓“千岁不易之句,一时流行之句”,先师把俳谐作了这两种区分,同时二者根本上是相通的。
/// 说不易和流行在根本上是一回事,怎样理解才好呢?这个问题不容易讲清楚。我大体上以人体来作比喻。所谓“不易”,就是什么都不做、静静躺卧时的人体;所谓“流行”,即人或坐或卧,或行或止,或伸或屈,或仰面或低头,动作姿态各不相同。“流行”就是一时一地的改变。然而尽管身体的姿势因时因地而变,时而无为时而有为,但仍然时同一个身体。
    P200 | 松尾芭蕉及蕉门论“寂”

“你我缘分浅,
浑似徒步过浅川,
河水不湿衫。”
    P218 | 松尾芭蕉及蕉门论“寂”

* 摘自《日本 侘寂》
* 大西克礼 著 | 王向远 译 |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
* 抄书于2020年3月3日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