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雨と電車

“比薄更薄”

/// 对称的东西无一例外令我感到无聊。磨灭之物具有的独特魅力,与对均衡和反复形成的秩序之物的厌恶息息相关。
/// 从海岸上散落的无数碎贝壳中捡起随意一片,仔细观察它不规则的形状,用你的手指去触摸贝壳碎片被磨圆的缺角和凹陷,你马上会明白,它正在和全宇宙的趋势唱反调,此时你手中的贝壳碎片,正是那一劫途中的磐石。“宇宙的孤儿”,中世纪的炼金术士们这样称呼废弃之物,真是再贴切不过了。
    P4 | 序 摩灭之赋

大野一雄如是说:墙上磨损出的那个凹陷,即我。
    P6 | 序 摩灭之赋

她一生中所有的悲伤和喜悦,尽被两千年岁月拂拭而去。最终,一切还原成了一个黄金般耀眼的纯粹的动词,“活过”。
    P7 | 序 摩灭之赋

诗句也可以被看作是磨灭之学吧。
谁说诗必须拥有严密区分的内部,必须保有充盈的内容。诗要远离这些妄信。真实存在的只有石臼的回转。在某个时刻,人在摩灭中从主体变成了客体。书写出来落成字的东西,如何不是豆渣?
    P7 | 序 摩灭之赋

我第一次听到《集祷经》时的异样心情,就和听巴赫的康塔塔时的一样,用一句“音乐带来的感动”就能轻易概括吗?我不确定。唯一能说的是,在音乐中我感受到了什么东西在极为漫长的时间里,缓慢而确实地发生着变形,承受了脱落,容纳下单纯化,却绵延常在,令人敬畏伏倒。
    P10 | 第一辑 消减之相 | 痕迹中的玛利亚

小石头和贝壳马上就会变干的事实,让人领悟出其实质的最深处是干燥的。之所以人们将其濡湿时的光华鄙薄成短暂幻象,是因为那光华太魅惑人心了。
    P19 | 第一辑 消减之相 | 水边与佛陀

/// 因为传说中他司掌医疗,所以民间诞生了摸像治病的信仰。信者从日本各地源源不断涌来,触摸摩挲木像,向木像发愿。由此,木像渐渐摩灭,脸、肩膀和膝盖的部位尤其严重,我深深感到,木像仿佛接过众生的病痛背负在了自己身上,深陷于污秽和痛苦中更显出崇高的神性。
/// 对职业眼科医生藤枝来说,宾头卢信仰是多年来的宿敌。
/// 他们患了沙眼病,就会去寺里抚摸木像的双眼,虔诚祷告,沙眼病菌由此传播开,以致有人久治不愈,患慢性沙眼后失明。
    P56 | 第一辑 消减之相 | 牙齿与宾头卢

最后,硬糖被含得薄薄的,像片刀刃。下一个瞬间,一切消融在唾液之海里。我小时候特别在意的瞬间,就是担心最后薄薄的糖刃会不会割破自己的嘴。
这种混合着不安的口唇之乐,至今有谁谈论过吗?
    P77 | 第一辑 消减之相 | 口中的硬糖

/// 和宫公主的银版照片经过一百年后重见天日时,接触到外界空气后立刻开始劣化。不一会儿时间,画面上只剩下头发的痕迹隐约可辨。这里出现了二律背反,隐匿的事物在得到自由的瞬间,就会朝着“绝对的不存在”的方向消逝而去。
/// 这些故事都来自一个共同的原型——神话中的俄耳甫斯在回头的瞬间,妻子欧律狄刻重新堕回了冥界。那些不可直视的东西,那些只要眼光稍作停留就会永远消逝的事物……海德格尔曾说过,遭遇秘密时最妥当的态度就是将它原封不动地留在原地。刹那之间灰飞烟灭的无数影像,消逝得越快,秘密的本质越昭然若揭。
    P78 | 第一辑 消减之相 | 口中的硬糖

“磨掉了棱角”“变圆滑了,变成熟了”之类的惯用词。
岁月和经验,究竟能否让人变得更聪明?人的品格会增进,还是会摩灭?亦或得到修复?
    P80 | 第一辑 消减之相 | 口中的硬糖

……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韩国,本来的“爱国歌”唱的却是山的摩灭。
    P85 | 第一辑 消减之相 | 口中的硬糖

过去,哲学家曾是磨镜者。所谓认知,是对映照在无限平滑镜面上的事物的凝视;所谓思考,是在映像中探索秩序。
    P90 | 第一辑 消减之相 | 口中的硬糖

我眼前的这个人偶,已抵达死和终末的边缘,却不知在什么时候,忘记了要向前迈出最后一步,只以凄惨的姿态,卑贱地忍受着不死。它既往的荣光早已是旧事了吧,现在又被死亡的慰藉遗弃,永远悬在无法离开的半空,这是多么恐怖的刑罚。
    P94 | 第一辑 消减之相 | 口中的硬糖

口中的硬糖,光滑的指尖,剪完不久就磨圆了的指甲,渐渐模糊的视力,暗哑的喉咙,渐渐愈合的骨头,慢慢溶化的软骨。
数不清的摩灭,构成了我们的肉体。弗洛伊德说,人类有着死亡本能。终究有一天我会把人生摩灭完,然后死掉吧。不对,这么说不准确。应该说,终有一天,人生会把我摩灭干净,把我交给死亡。
    P97 | 第一辑 消减之相 | 口中的硬糖

就如巨岩摩灭成细沙,世上万物要由宏大变渺小,又一路演变为些微的颗粒。确实如泽庵和尚所说,天地自然是人眼看不见的巨大石磨,我们的身体是磨盘缝隙里的短暂实存。
    P105 | 第一辑 消减之相 | 臼的由来

/// 有些用具代代相传,远比我经历了更悠长的岁月。把它们拿在手里端祥,那种无法言说的安心感,究竟是从哪里来的?
/// 摩灭一旦发生,不可逆转,极其缓慢地侵蚀着物质表面,将物质送往其他维度。
    P107 | 第一辑 消减之相 | 臼的由来

地形在无尽的时间里发生着人类意想不到的变化,我们看到的众多自然奇观,实际上无奇可谈。呈现在那里的,只不过是亘古常在的时间,面对其浩瀚,寿命短如昙花一现的人类只能困惑,忍不住发出卑微的叹息而已。
    P125 | 第一辑 消减之相 | 砥石的教诲

/// “花盛开,圆月朗照,世人所能观赏,难道仅限于此?对雨恋月,垂帘幽居不问春归何处,亦有深趣。”
/// “世间万物,唯始与终奥妙难言。”
    P131 | 第二辑 无常之观 | 从无常到托马森

凡事尽求整齐一致,反而拙劣。未成之物,存起残缺,不止有趣,更显余味无穷。曾有人言,“宫殿营造必留未尽之处”,先贤所著内外之文,亦多见章节残缺。
    P132 | 第二辑 无常之观 | 从无常到托马森

封面脱落了的书籍。掉了贝片的螺钿挂轴。凋零满地的樱花。不知藏在哪朵雨云背后的月亮。兼好法师将这些现象一一耐心捡起,无一句豪言壮语,只是赏玩现象背后共通的趣味和微妙的偏差。他避开了抽象说理,不受任何绝对观念的拘束,只用“我和你并无二致”的眼光去看待事物。
    P137 | 第二辑 无常之观 | 从无常到托马森

/// 比如路边的一些小装置,只是默默存在,丝毫不引人注目,或者说是被人遗忘了。这些装置原本具有实用性,现在已然成了废物,拆除却还要花费重金。于是人们不再关心怎么处置它们,就任由它们去了。岁月给它们添了满身伤痕,让它们变得残缺不全,通体肮脏,这些就是“托马森”的大致特征,具体还有若干分类。…… 从地面起步的台阶,没上几阶便迎面撞上一堵墙,或者几阶之后便中断了。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台阶被称为“纯粹台阶”。……唯一共通之处便是休想动我半分的气势。
/// 话说回来,单有废弃的建筑痕迹还是不够的,十九世纪末奥斯卡王尔德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,“在浪漫主义者发现黄昏之美并开始颂扬之前,黄昏是不存在的”。同样道理,正因为有寻找托马森的视线,托马森的存在才得以被确认。托马森出现的前提,是要先有一群以悠然达观的态度在都市中徜徉的散步者。行走在五六十年代东京街头的人总是脚步匆忙,投石示威的政治纷争时常发生,整个世界都在“有用”的原则下忙碌运转,没有人会为僻静角落里无用的存在驻足。……艺术家赤濑川原平的视线里没有任何伤感与怀旧,他冷静平实,心怀批判精神,关注的是物体形状呈现出的怪异可笑感。他不为逐渐消失的老东京流泪,也没有对光怪陆离的新建筑表示愤怒,只是将视线集中到那些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里被抛弃到一边、卑微得像个笑话的小东西上,投以会心的幽默感。
/// 托马森是微小的废墟,它们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的规模都实在太些微,以至于没人将它们认定为废物。它们只是存在过的建筑的一部分,是痕迹,并非整体。精确来说它们是事物毁损后残留的断片。
    P140 | 第二辑 无常之观 | 从无常到托马森

人对旧事的遗忘,是一种虚薄。相反,人没有认真看一个东西,只是在偶遇时匆匆一瞥,这也是虚薄。我们在信息爆炸的现代消费社会里,随时随地体验着虚薄。
    P150 | 第二辑 无常之观 | 关于虚薄

与其说人耗尽了一生,不如说是一生把人用光了——旁观形形色色的人生后,难免要发出这样的感叹。
    P153 | 第二辑 无常之观 | 人生的乞食

……所谓摩灭,是人类造物在大自然面前彻底败北的痕迹。
    P170 | 第二辑 无常之观 | 时间的崇高

/// 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像和锡拉库萨的维纳斯像,都缺失了头部和手臂,为什么反倒充满了神秘的美?如果有一天她们缺失的部分出土了,经过精心巧妙的修复,雕像重现出完美之姿,对我们来说,将是何等巨大的焦虑和幻灭。
/// “我们对抽象艺术的偏爱,是因为那些残缺、那些裂痕中和了雕像上强烈的人的要素,让我们心生爱意”。在历史进程中,不仅是雕像经历了岁月洗礼,将岁月痕迹当作一种美来鉴赏的美学意识本身,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观照摩灭,即关照自己和事物之间横亘着的巨大的时间。人们围绕着雕像发出赞美歌颂,“然而人们的嗜好和眼光的剧烈变化,才是对雕像最大的伤害”,尤瑟纳尔如此结论。
    P174 | 第二辑 无常之观 | 时间的崇高

/// 巴米扬大佛不是被人毁掉的。是佛看见崖下众生的愚钝悲惨而自耻无力,自行崩落的……
/// 佛陀为了让全世界关注阿富汗而自行接受了一场破坏。
/// 雕像原本的完璧之姿等同,遭到破坏的碎片,亦是新的雕像。即使碎片逐渐摩灭,即使碎片上的人为痕迹都消失了,它依然是雕像的分灵。
    P184 | 第二辑 无常之观 | 时间的崇高

* 摘自《摩灭之赋》
* 四方田犬彦 著 | 蕾克 译 |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
* 抄书于2020年5月6日

bottom of page